发布时间:
2024-12-31 10:00
信息来源: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分享到:
2024年2月28日 21:11,CCTV-17《乡村大舞台》系列节目《欢乐赶大集》开播,通辽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力格尔、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蒙古族安代舞、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精彩亮相,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通辽市的非遗特色,提升了通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吸引力。
乌力格尔汉语意为“说书”,因用蒙古语说书,故又被称为“蒙语说书”“蒙古琴书”,是中华民族优秀曲艺形式之一,从清朝康熙年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通辽市被誉为“中国民族曲艺之乡”。说唱乌力格尔的人叫“胡尔齐”。近代以来,通辽市产生了琶杰、毛依汗等多位民族曲艺大师。2006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族自古被称为马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具制作技艺,经历几千年历史,由朴拙简易到精美复杂的发展过程,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马具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辽地区马具制作技艺精湛,声名远播。2008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代是一种歌舞形式,动作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感染力。1956年春,安代舞在库伦旗首届群众业余文化汇演中首次搬上舞台。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于1958年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牛肉风干后便于携带食用,早在800多年前用于军粮,后来,蒙古族为了增加口感、增强食欲,还将风干牛肉用火来烤制食用,这便逐步形成了炭烤牛肉干的制造技艺。制作炭烤牛肉干主要是黄牛精肉为主料,营养丰富,耐咀嚼口感好,而且久存不变质。2018年,被批准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欢乐赶大集》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大型综艺节目《乡村大舞台》于2024年全新推出的系列节目之一,节目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好物好景、“非遗”、民俗风情乡村达人及新农人的精彩故事,向全国观众进行推荐展现和美乡村,用文艺实践新风尚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通辽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 项、自治区级58项、市级234项、旗县级485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人、自治区级87人、市级256人、旗县级746人。有自治区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44家;自治区级非遗就业工坊5家、市级非遗就业工坊27家。下一步,通辽市将继续深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让非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建设更加繁荣的文化通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