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150500MB1563550Y/2024-04580 主题分类 其他 \ 其他
发布机构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  号 通文旅广发〔2024〕23号
成文日期 2024-04-30 公文时效 有效
索 引 号 11150500MB1563550Y/2024-0458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  号 通文旅广发〔2024〕23号
成文日期 2024-04-30
公文时效 有效
关于印发《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工作方案》《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4-30 14:45

信息来源: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4-04-30 14:45


信息来源: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分享到:

各旗县市区文旅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科室:

现将《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工作方案》《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职能认真贯彻落实。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430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通辽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旅游领域诚信建设,根据《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工作方案》,结合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锚定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补强短板、创新突破、巩固成果,坚守全区第一方阵的总体目标,聚焦营商环境指标优化要求,推动诚信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为宜居环境指标排名进入全区前6位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任务

1.建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建设新型阅读空间。利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非遗传习所、村史馆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场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年新建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家以上。

具体措施:一是市图书馆按照总分馆制要求,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探索建立新型阅读空间2处。二是市文化馆建设2处文化驿站,延伸文化惠民活动和免费开放覆盖面。三是各旗县市区文旅局结合实际,统筹利用各类文化场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非遗传习所、村史馆等,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探索打造不同角度、不同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每个旗县市区打造2处以上,开发区至少打造1处。(公共服务科牵头,市图书馆、文化馆、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2.加强各级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二级以上公共文化馆占比,新增2家二级以上公共文化馆。

具体措施:一是提升各级文化场馆基础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环境。重点对市文化馆、霍林郭勒市文化馆和库伦旗文化馆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提升,力争达到国家2级馆标准。二是组织开展定级标准培训,对评估方式和重点内容进行细化解析。三是各级文化馆对照评分细则,提前整理准备评估材料,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完善基础施设。(公共服务科牵头,市文化馆、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3.制定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开展文化志愿者项目展示活动,提升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

具体措施:一是研究制定通辽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培育和创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通过开展全市文化志愿者项目征集、评选,优秀志愿项目集中展示、参与大型文化惠民活动等形式,激发文化志愿者服务热情,提升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公共服务科牵头,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4.持续提升市旗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积极培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长久生命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重点支持全域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争创国家级示范荣誉。

具体措施:一是不断提升市旗两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打造一馆一品牌阅读服务活动二是围绕青少年群体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全市范围内举办青少年才艺大赛,重点开展四季村晚”“戏曲进乡村活动,争取四季村晚入选全国示范展示点。(公共服务科牵头,非遗科、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二)创新任务

5.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

具体措施:加强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合作,整合图书借阅、文化活动等公共文化惠民服务,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延伸服务触角,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每个旗县市区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至少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1处。(公共服务科牵头,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三)配合任务

6.开展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虚报冒领各类资金、教育科研学术不端、开办黑中介黑考培、过度诊疗、评审舞弊、欺客宰客等突出问题集中治理打击老赖屡禁不止、屡罚不改行为,加大惩戒力度,从制度机制层面研究解决

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抽查检查,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欺客宰客行为开展综合整治,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二是加强对旅行社经营、导游执业和景区业主等行为监管,妥善处理涉旅纠纷,针对游客和社会反映强烈的欺客宰客等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处理。三是集中治理打击文旅行业屡禁不止、屡罚不改行为建立同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协同机制,加大惩戒力度,加强信息归集工作。(市场科牵头,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7.拓展社会信用场景应用。持续优化信易+”守信激励场景,为守信主体在租赁服务、行政审批、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就诊、图书借阅和公共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提供免押金、减证明、简手续、降费用等便利服务。

具体措施:一是拓展信易游应用场景,鼓励有条件的国有景区开展便利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诚信游客提供个人购票优惠、绿色通道服务等信用激励。二是通辽市图书馆开展信易阅试点,开展免押金、免实体证图书借阅服务,逐步向旗县级图书馆推广应用。(市场科牵头,资源开发科、公共服务科、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8.推进信用+旅游,助推智慧文旅。引入智慧民宿生态系统,打造智慧旅游体系,构建信用评价标准和信用评价模型,对各类从事旅游行业的主体进行精准画像,开展旅游行业信用监管服务

具体措施:一是组织、指导各旗县市区文旅局整理属地旅游景点、商户、酒店、民宿等主体信用信息,形成基础数据库。二是健全文化旅游行业信用建设体系,探索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旅游主体信用评价标准,借助回家呗平台整合数据,增强监管力度,推动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市场科牵头,科教宣传科、资源开发科、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6月底前完成。)

(四)创新亮点打造

一是按照全市亮晒比评机制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围绕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任务积极创新,力争在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非遗传承利用等方面打造创新亮点。二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为突破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及时总结,切实将好经验、好做法凝练出来。三是各地、各单位要广泛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通辽市优势,打造自治区级以上创新亮点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亲自研究部署,主抓落实,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创新突破年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落实方案和任务清单,将任务分解到月,明确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

(二)强化责任落实。分管领导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牵头科室切实承担起牵头责任,加强工作统筹相关科室、各旗县市区文旅局要全力支持配合牵头科室开展工作。对照全市亮晒比评机制和监督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报账交卷。各旗县市区文旅局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协调落实。

(三)加强指导监督。市局将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半月调度、月通报。各相关科室要加强对各地、各单位的工作指导,对工作任务的推动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大工作宣传。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紧密结合日常工作,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扩大悦来通辽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典型经验、新举措和惠企纾困政策加强力度,提升文化旅游广电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感知度和影响力。

   


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通辽市诚信建设工作部署,按照《通辽市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诚信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为目标,配合牵头部门,加强诚信文化阐述宣传,加强文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开展文化旅游等行业领域信用评价,建立信用评价指引或标准,深化评价结果在日常监管、表彰评优、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

具体措施:一是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标准,探索建立文化旅游领域信用评价标准。二是运用国家、地方、行业或市场信用评价结果,推进信用状况监测评价。三是逐步推广评价结果应用场景,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市场科牵头,公共服务科、资源开发科、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二)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益性文化单位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经常性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

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单位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结合“4·23世界读书日”“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等,组织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大力宣传诚信文化。二是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结合免费开放活动,融入日常活动、主体活动和平台载体等,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宣讲。二是结合乌兰牧骑“六进”、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经常性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公共服务科牵头,艺术科、文物科、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三)加强典型培树和宣传。围绕诚信典型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创作推出一批歌曲、绘画、书法、情景剧等文艺作品,切实把通辽人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树起来。

具体措施:组织乌兰牧骑、文创中心等创作单位,围绕诚信建设主题、诚信典型和先进事迹开展采风活动,积极策划创作,努力推出一批优秀主题作品,组织开展线下演出、线上宣传,切实把通辽人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树起来。(艺术科牵头,市乌兰牧骑、文创中心、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依托各类媒体、户外大屏和公共场所加大刊播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利用举办大型经贸活动、商品博览会等时机,增加诚信宣传频率,形成舆论宣传声势。

具体措施:一是组织文旅广电系统各单位通过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公共文化旅游场所等加强诚信建设宣传。二是在“3·18全国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时间节点和文旅节庆活动中增加诚信宣传频次。(政策法规科牵头,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五)开展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欺客宰客等突出问题,加大惩戒力度,排查一批失信案件线索,惩戒一批失信经营主体,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抽查检查,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欺客宰客行为开展综合整治,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二是加强对旅行社经营、导游执业和景区业主等行为监管,妥善处理涉旅纠纷,针对游客和社会反映强烈的欺客宰客等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处理。三是集中治理打击文旅行业屡禁不止、屡罚不改行为建立同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协同机制,加大惩戒力度,加强信息归集工作。(市场科牵头,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六)拓展守信激励应用场景。规范信用修复的范围、途径、流程等,保障失信行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优化“信易游”“信易阅”等守信激励场景,为守信主体在文化旅游、图书借阅和公共服务等活动中提供“免押金、减证明、简手续、降费用”等便利服务。

具体措施:一是拓展信易游应用场景,鼓励有条件的国有景区开展便利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诚信游客提供个人购票优惠、绿色通道服务等信用激励。二是通辽市图书馆开展信易阅试点,开展免押金、免实体证图书借阅服务,逐步向旗县级图书馆推广应用。市场科牵头,资源开发科、公共服务科、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七)建立重点领域个人诚信记录。健全完善个人实名登记制度,重点抓好导游等重点人群信用信息的归集、处理和应用,建立重点人群诚信档案。

具体措施:依照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导游员从业资格,对具备从业资格的纳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导游人员信息系统,依法规范执业行为。建立健全失信导游员黑名单制度,对失信导游员纳入导游人员黑名单,配合相关部落实联合惩戒相关措施。(市场科牵头,各旗县市区文旅局配合,9月底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诚信建设工程相关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亲自研究部署,主抓落实。各地、各单位要按照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台账,将任务分解到月,明确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

(二)强化责任落实。分管领导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诚信建设工程具体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牵头科室切实承担起牵头责任,加强工作统筹,相关科室、各旗县市区文旅局要全力支持配合牵头科室开展工作。各旗县市区文旅局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协调落实。

(三)加强指导监督。市局将对诚信建设工程相关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月调度。各相关科室要加强对各地、各单位的工作指导,对工作任务的推动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